2025清明祭英烈系列报道(九)志愿者讲解员闪亮思政第二课堂 | |||
| |||
青春与历史在春风中相遇 “在这张已经发灰的黑白照片上,一位战士冲锋的身影和双手举着红旗的动作……”兰州战役纪念馆外的红色故事汇现场,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的声音在春风中回荡。围坐聆听的孩子们睁大了眼睛,仿佛看见那个年轻战士挺立在硝烟中的身影。三月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,寒风拂过,枝丫轻轻摇曳,仿佛在应和那段穿越时空的冲锋号声。活动现场的老槐树下,一位志愿者正在讲述一个关于战友情深的故事。“杨根思在掩护战友撤退时,身中七弹仍坚持战斗……”他的声音渐渐低沉。枯叶纷纷扬扬地落下,几位银发老人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,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。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讲述红色故事 “他们不是在讲故事,而是在传递火种。”一位教师这样评价。在这个清明时节,青春与历史在春风中相遇,红色的记忆在新的讲述中焕发光彩。 小小讲解员充满大能量 “指挥爆破战斗的曹德荣心急如焚,他立即从身旁抱起三个炸药包,大喊一声:‘跟我来!’……”兰州战役纪念馆内,稚嫩却铿锵的童声穿透时光,华林路第一小学的“红色小小讲解员”们身着整齐校服,胸佩红领巾,正深情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故事。他们的指尖从弹壳与家书的展柜前划过,眼眸映着兰州战役沙盘的微光,将观众带回那个用鲜血铸就胜利的夏天。 华林路第一小学的“红色小小讲解员”讲述英烈故事 今年清明节,来自华一小的20余名小小讲解员再次“上岗”,在纪念馆的烈士浮雕、实物展陈前为前来祭扫参观的群众义务讲解,孩子们以“童言童语”诠释厚重历史。一位观众举起手机全程录像:“从孩子们身上,我看到了红色血脉的传承,看到他们眼里的光,就相信红色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。” | 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